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

你真的了解“过敏星人”吗?关于过敏儿童,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!


随着环境的变化,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过敏性疾病,尤其是婴幼儿过敏的发生率逐年上升,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。鉴于此,世界卫生组织把过敏性疾病列为“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”,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课题。


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儿童过敏,对于过敏我们如何预防呢?


为什么会发生过敏反应?


我们经常会听家长说孩子是“过敏体质”,那么过敏体质和哪些因素有关呢?过敏一定和免疫系统有关。但需要清楚的一点是,宝宝过敏并不是免疫力降低,相反是宝宝免疫力异常增强的行为。


宝宝出现的过敏现象其实是一种免疫反应,或者说是一种防御反应。防御反应时刻都在发生,这种生理性的防御反应可以帮助宝宝对抗各种寄生虫、致病微生物等,是有益的。


当人体机能正常时,免疫兴奋和抑制功能是相协调的,以此来维护免疫系统的平衡。而当宝宝吃到某样东西,或者接触到某种环境时,机体产生了过度反应,就会出现异常症状,也就是过敏。所以,过敏其实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增强,是免疫失衡导致的。


因此,既然不是免疫力低,就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各种提高免疫力的补剂,而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节。


图片来源:unsplash.com


过敏的原因有哪些?


第一就是和基因有关,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遗传、过敏体质。


过敏体质与家族过敏史有很大联系。根据遗传学规律、数据显示,如果父母一方曾有过敏史,则子女的过敏几率达40%左右,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性疾病患者,则子女成为“过敏儿”的几率高达60%—80%。


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环境因素。


随着环境的变化,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减少,但是免疫性疾病呈上升趋势,尤其是儿童过敏的问题日益突出。


第三个关键因素是食物。
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食物的种类不断增加,但同时也增加了过敏的风险。有数据统计,20-30%家长曾自述孩子有食物过敏的情况,但临床确诊的实际发病率大约在5%-8%。


为什么儿童过敏发病率高?


导致儿童有较高发病率的原因,和儿童所处的生长发育期有关。儿童时期,尤其是婴幼儿时期(2岁之内),胃肠道发育不健全,使得免疫系统不健全。随着年龄的增加,发病率会逐渐下降,过敏的几率也会逐渐降低。


图片来源:unsplash.com


哪些食物容易引起过敏?


食物引起过敏,并不是说食物自身有问题,而是不同的人因为自身体质不同,食用不同的食物所产生的问题。


食物当中有三大营养物质,蛋白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。


这三种物质,只有蛋白能引起过敏。


食物中的蛋白质,都可能成为过敏原,但是成为过敏原有一个先决条件,那就是是分子量要足够大,成分足够复杂,才能成为过敏原。


在婴幼儿时期,食物中最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以下几种:牛奶,鸡蛋,海鲜,坚果,大豆,小麦,95%的食物过敏都是因为这些食物引起的。其他的食物相对少一些。


过敏有哪些特点?


1.过敏有年龄的特征性,不同年龄的易感性不同。


我们要考虑针对不同的年龄有哪些过敏原,如1岁孩子,可能考虑的就是牛奶和鸡蛋过敏。如果是成人,大部分都是因为海鲜过敏。


2.终身的还是一过性的。


大部分过敏都是一过性的,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不接触过敏原,再过一段时间,大多都不会再发生过敏情况。


如婴儿时期牛奶蛋白过敏较多,只要坚持6个月以上不接触,那么过了6个月之后,对于牛奶蛋白就会耐受了,不会再发生过敏情况。当然,有一些食物过敏是终身的,如坚果类的,花生、核桃等,一次过敏,可能终生都不能再食用了。


3.交叉反应的特点。


如海鲜类,吃虾容易过敏的人,可能对螃蟹也会有过敏的情况。再有就是如果牛奶过敏,那么羊奶也可能会过敏,这些都是过敏交叉反应可能出现的问题。另外,花粉过敏,可能也会有相对应的食物过敏。

图片来源:unsplash.com


过敏有哪些症状表现?


食物过敏是全身性的疾病,并不是单纯表现在某一个器官。只是在某一个阶段,以某一个器官为主。经常出现的器官有皮肤、肠道和呼吸道。


皮肤过敏分两种类型:


一种是急性过敏,吃了食物之后,几分钟,最长2个小时左右出现反应。


另一种是慢性过敏,最长可能72小时后才出现。


消化道过敏腹泻较为常见,而呼吸道的过敏症状有咳嗽、打喷嚏、哮喘等。


过敏也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,需要注意的有两种情况:


一是呼吸道,喉头水肿会迅速堵塞呼吸系统,导致患者窒息。另外一种全身血管扩张,会出现过敏性休克。但这类情况的发生率极低。


食物过敏的诊断


不是做了过敏原检查就能寻找到“真正”的过敏原!


医生诊断患者是否是过敏,要根据临床症状判断。


判断过敏原的方法第一种就是皮肤点刺,看皮肤接触某种疑似过敏物质后,是否有局部红肿。另外一种是血液检验,看是否存在某些过敏原。但抽血检测只是辅助作用。


我们所说的过敏反应,通常是指Ⅰ型超敏反应,按照炎症介质分IgE介导和非IgE介导两类。


IgE有功有过,在寄生虫病感染的情况下,具有对肌体的保护作用的,但是非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,如果出现IgE抗体,就和过敏有直接的关系。


大家通常所说的“抽血查过敏原”,其实指的是血清的特异性IgE抗体检测,这个检测查的是IgE的水平,因此它只针对IgE介导的过敏反应,对非IgE介导的过敏是没有意义的。


并且,IgE检查只是一个筛查试验,它提示的只是过敏的可能性,而不是确诊的依据,这是因为IgE检测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。


图片来源:unsplash.com


比如,常见的急性荨麻疹、过敏性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通常就是IgE介导的,这时候验血就可以看到IgE非常高。而非IgE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则无法化验,通常是引起变应性皮炎(皮肤湿疹)、胃肠道症状(呕吐、腹痛、血便等)、呼吸道症状(咳嗽、喘息)等等。


过敏原检查是一个检测IgE过敏反应的筛查试验,不是确诊依据,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,综合分析后才可进行过敏的诊断!


由此我们引出了第三种检测方式,食物激发试验,这是目前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。


即患者针对某种过敏原进行回避,2-4周不食用,之后再重新接触,如果再引诱出来过敏反应,则判断是否真的过敏。


食物过敏的最佳干预措施,就是膳食的回避。


婴儿时期,寻找替代的食物,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。如整蛋白过敏,可以食用氨基酸奶粉或是水解蛋白奶粉,就相当于回避了整蛋白,半年后可以再进行食物激发实验,引入普通配方奶粉。


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脱敏治疗?


食物的过敏原可以回避,但是空气中的过敏原是无法进行回避的。针对空气中的过敏原,可以尝试进行脱敏治疗,如空气中的螨虫过敏。


食物过敏的脱敏在国外有一些案例,但是也是有前提的,一种就是终身过敏的食物,另外一种就是这种食物无处不在,无法回避。


第三种可以进行脱敏治疗的情况就是曾经发生过急性过敏反应。否则,没有必要进行食物脱敏治疗。


如何预防过敏?


保护肌体避免感染的有益抗体包括三种,IgG抗体、IgA抗体、IgM抗体。


IgG抗体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激活补体,中和多种毒素的作用。IgG抗体持续时间长,是唯一能在母亲妊娠期穿过胎盘保护胎儿的抗体。它们还从乳腺分泌进入初乳,使新生儿第一时间得到抗体保护。


要在没有出现过敏的临床反应前,进行预防,也就是说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从出生开始进行预防。


这种预防首要的就是提倡母乳喂养。


母乳喂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敏的发生。因为母亲吃了蛋白类的物质,通过自身合成蛋白质,这类蛋白质几乎和婴儿组织器官一致,因此不会出现过敏反应。


另外,母乳含有免疫性的物质,包括一些抗体和细胞因子,可以稳定肠道菌群,起到免疫的作用。再者,母乳中含有的益生菌可以有效预防过敏。所以,医生一直提倡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4-6个月。


第二种预防的方式,就是补充特定种类的益生菌。


有些特殊菌种是有调节免疫力作用的,这种有作用的益生菌才是越早使用越好。因为宝宝的肠道是一个净土,如果一开始就补充好的益生菌,那么未来,都是优质的菌群。


所以,孕晚期1-3个月开始服用益生菌,宝宝可以受益。但是需要强调的是,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,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益生菌,而不要盲目随意选择。


当然,成人也可以添加益生菌,但因为本身肠道已经形成微生态,用的时候会有效果,停用了可能恢复原态。不过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长期服用。


第三种预防的方式,就是在婴儿时期,选择适度水解配方,这也可以规避一些过敏风险。


第四种预防就是辅食的添加。


过早添加辅食可能会引起过敏,而过晚添加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,所以科学的喂养方式是出生之后4-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。


过敏问题比较常见,之所以要引起重视,是因为过敏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。


如湿疹,瘙痒的症状会比较厉害,孩子会有抓痕,而且影响睡眠。宝宝的生长发育在睡眠中实现,影响了睡眠会直接影响孩子发育。同时,孩子的哭闹也会影响家长的生活。所以,有过敏问题,要引起足够的重视,积极干预。


对于预防的现实意义,早期过敏和特异性皮炎对日后发生哮喘、过敏性鼻炎有直接关系,所以,为了降低日后的发病率,要从源头做好工作。


【本文综合来自【微医健康指南】,版权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或不实,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。】

点击右上角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