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

不吃全鱼,不仅是经商之道,也是做人之道!



先讲个故事:


80年代,高文光在天津开个一家经营五金机电的小公司,凭着“一盒螺丝钉也要送货上门”的精神,慢慢越做越大。


公司的客户基本都是批发商,慢慢被养懒了,当员工送货上门时,还要帮他们把货摆上货架,甚至直接让员工把货送给用户,也就是说,这些批发商根本不用做什么,直接赚取差价。


公司的员工对此很有意见,但高文光却说:“客户越懒,咱们越有饭吃。”


有一次,一个员工又被批发商指派直接给用户送货,他计上心来,拿出名片给客户说,要不以后你直接从我这儿进货吧,省去批发商的环节,价格肯定更便宜,对方一听很高兴,两人一拍即合。


员工兴高采烈的把这件事报告了高文光,可万万没想到得到的不是表扬,却是一顿臭骂,还明确说以后谁也不许做这种事!


大家非常不理解,高文光说:“如果天下的钱都让你赚走了,别人都没钱了,你还赚谁的钱?”这就是高文光的经营理念--不吃全鱼。


2012年,天津文光集团年营业额过5亿,有1000多名员工。不吃全鱼,不仅是经商之道,也是为人之道。(本故事来自网络)


2


杜月笙最早的时候还在乡下,说是无名小卒都是抬举了,只能说是勉强度日,但是最后靠自己成了一代大佬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:


黄金荣是上海滩大哥的时候,过年给小弟们分钱,小弟们拿了钱都高高兴兴的跟着他去喝酒,唯独杜月笙拿着钱原分不动的又分给了他手底下的小弟,黄金荣看到这个场面,当时就对身边的人感慨自己死后,恐怕下一任大哥应该就是这小子了。


不得不说黄金荣很会看人,他的确预言准了,不过只能说是对了一半,因为他还没死呢,杜月笙就已经混出头了,成为了一代大哥。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黄金荣分给他的钱是非常大的一笔,但是杜月笙毫不犹豫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们,仅仅是这个魄力也很少有人能做到。(本故事来自网络)


有人说:财富如水,一杯水,你可以独享;一桶水,你可以放在家中;但如果是一条河,你就要学习与人分享。


2


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许多相反的例子,有些人想吃全鱼,结果连虾米也丢了。


这是一个做货代的人的自述:


我们是做货代的,承接客户与承运人,这中间有非常复杂的流程和关系需要协调,但有些客户,只看到非常简单的结果:货来了,办了办手续再发走,然后就要给你钱。


有一次,一个客户觉得,现在铁路开放了,我也直接找铁路做吧,所谓的交易扁平化,去中间环节。听上去很美,但现实很残酷。


结果就是:


第一、所有的资金要自己预付;


第二、所有的手续需要自己跑:


第三、所有突发情况要自己处理;


第四、所有关系需要直接维护;


于是,到最后就会手忙脚乱,完全理不清头绪,客户和供应商都会离你而去!


所以,如果一个什么都想得到,最后什么都得不到。


3



曾经有句广告叫: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”。


其实一个平台这样给自己定位是不恰当的。


首先,平台确实是拿掉的是这样一些人:各级经销商、中介、经纪人等,但与此同时,平台却产生了高昂的运营成本:


一方面,平台需要大量的技术、美工、客服、采购、活动策划等工作人员,需要一个规模化的团队去运营;


另一方面,平台必须去投放广告才能带来消费者,无论是平台本身还是平台上的店铺,不烧钱做广告都是徒劳无功的,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在各种场合看到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”这句广告的原因。


而以上这些成本,往往都会累加到产品价格上。


也就是说:从工厂到消费者之间,消失了一部分人,比如各级经销商、中介、销售等二道贩子,同时也增加了一部分人,各种社交、技术、客服、策划等运营人员。


水木然认为:平台的价值,并不是革掉一部分人的命,然后去成全消费者,而是通过运营,能够精准的将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接起来,之前生产者和消费者是无法直接对接的。


而现在通过平台,生产者能够直接找到自己的消费者,与此同时产品的附加值开始增多了,那些定制化、个性化产品出现了,开始走高附加值、多元化路线,淘工厂就是这种路线。


虽然大量中间商不存在了,但是大量服务人员出现了。比如由于产品越来越趋向定制化,所以大量产品设计师出现了,比如由于产品的后期服务越来越重要,所以大量售后人员和客服出现了。


也就是说:原来的投机倒把、囤积居奇、反经济周期、低买高卖等差价思维,正在被一种创新、与众不同的定制化思维取代。


对于生产者来说:虽然我的消费者变小众了,但是我的利润增加了;


对于消费者来说:虽然我付的钱更多了,但可以买到更称心如意的产品了;


对于平台来说:虽然我不赚差价了,但是我的现金流却可以让钱生钱了;


只有这样,才能让生产者、运营者、消费者都收益!


但是很多商家讲不明白这个故事,很多消费者也搞不懂这个逻辑……



4


这个世界,大鱼得活,小鱼也得活,虾米也得活,各有各活着的招。如果虾米没有了,小鱼怎么活?没有小鱼了,大鱼怎么活?


中国人历来讲究“和而不同”,奉行差异化共存的局面,只有这样才是健康的商业结构,大家都能受益,而且长远发展。


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:


要想走的快,就一个人走


要想走的远,就一群人走!

【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。如有侵权或不实,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。】

点击右上角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