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

茶能真正的普及中国大江南北离不开佛教僧人


日前福建省漳州市成立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,以“四馆一集",即:漳州茶文化探索体验馆、漳州工夫茶馆、茶盏艺术文化馆、清风茶学堂与名优茶市集,呈现漳州茶文化。中国饮茶历史相当久远,但无法确切查明出自何时,因此起源众说纷纭。不过可以确定,自发现茶后,经过汉朝时的摸索、魏晋时期开始逐渐钻研饮茶相关的功效、饮用方式。不过茶真正普及中国大江南北,则要从背后重要的推手-佛教僧人说起。

 


茶,最早在古书的记载,并不是写茶,而是以“荼"字代替。“明朝三学子"之一的杨慎(1488-1559年),在其著作《丹铅杂录》记载:茶,即古荼字也,周《诗》记:‘荼苦。’《春秋》书:‘齐荼。’《汉志》书:‘荼陵。’颜师古(581-645年,唐历史学家)、陆德明(唐代经学家)虽已转入茶音,而未易字文也。至陆羽(733-804年)《茶经》、玉川(唐代诗人卢仝,795-835年)《茶歌》、赵赞(唐德宗时期任判度支,掌财政)茶禁以后,遂以茶易荼。


说明在唐代以前,茶写作“荼"字,到了唐代虽有“茶"音,但当时仍多使用荼字,直到陆羽《茶经》后,茶才完全取代荼字。唐代科举开始特重进士科后,促进不少社会流动,且在水路交通的完善下,让南北往来更加热络。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(713-741年)饮茶习惯逐渐扩至北方,打破魏晋以来南方多饮茶而北方不喝的现象。天宝十五年(756年)中进士的封演,将所见所闻写成《封氏见闻记》,记下当时饮茶风靡北方的情况:


“茶,早采者为茶,晚采者为茗。《本草》云:‘止渴,令人不眠’。南人好饮之,北人初不多饮。开元中,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,大兴禅教。学禅务于不寐,又不夕食,皆许其饮茶。人自怀挟,到处煮饮。从此转相仿效,遂成风俗……至京邑,城市多开店铺,煎茶卖之。"
由于南方气候环境适合种植茶,本就比北方更容易养成饮茶习惯,唐人也承袭过去南北朝时期的南北饮食差异。不过从封演的记录中可知,天下“四大名剎" 之一的泰山灵岩寺(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)在推广佛教禅宗的过程中,透过茶来提振精神,借由信徒将饮茶习惯传播开来,最终流行至长安,各个城市开始出现茶店踪迹。


自魏晋以来,南方僧人、道士已有饮茶来养生修行的习惯,《茶经》引用释道悦《续名僧传》的内容,讲述饮茶对于僧人的益处:“宋释法瑶,姓杨氏,河东人。永嘉中过江,遇沈台真,请真君武康小山寺。年垂悬车,饭所饮茶。永明中,敕吴兴,礼致上京,年七十九。"法瑶为东晋名僧慧远(334-416年)的再传弟子,推测其长寿或许与喝茶习惯有关。因此茶对于僧人来说,比较像是药物,以此助休养达到长寿保康的作用。

 

到了唐初,饮茶文化已广泛流传于各僧院,成为僧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。当时佛寺流行“坐禅"来发扬佛法,透过坐禅达到身心轻安、观照明净的状态。但长达三个月的禅坐,即便是德高望重的高僧也无法在长时间的静坐下,维持一定的精神,势必会产生疲劳困倦。因此对于僧人来说,能够提神又不犯佛教戒律的茶,就有非常大的需求。


茶融入佛教禅宗后,僧人不再只有饮茶参禅,也开始用茶供佛,寺庙开始出现茶堂,作为招待宾客、讨论禅佛之所。还设置茶鼓,透过击鼓召集寺院僧人喝茶,更有专门煮茶的茶头,以及为前来寺庙的游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唐代出现许多僧人创作的茶诗,如僧人皎然(720-803年),诗作《顾渚行寄裴方舟》:“我有云泉邻渚山,山中茶事颇相关。鶗鴃(杜鹃别名)鸣时芳草死,山家渐欲收茶子。伯劳飞日方草滋,山僧又是采茶时。……初看抽出欺玉英,更取煎来胜金液"。皎然于诗中交代自己就位处于唐代产茶名山-顾渚山(浙江省湖州市),经常看到僧人采茶。并形容顾渚山的特产紫笋茶,其茶汤胜过金汤玉液。


诗僧齐己(863-937年)的诗作《闻道诸友尝因有寄》:“枪旗冉冉绿丛园,谷雨初晴叫杜鹃。摘带岳华蒸晓露,碾和松粉煮春泉。高人梦惜藏岩里,白硾封题寄火前。应念苦吟耽睡起,不堪无过夕阳天",诗句“碾和松粉煮春泉"更写出唐代制茶方式。

 

为了避免茶产生变质导致茶味尽失,如何更好地锁住茶味、储存茶叶等,在茶已逐渐普及于中国各地的同时,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。唐代的茶叶经过采、蒸、捣、拍、焙、穿、封七道工序,再干燥制成团状饼茶。据《茶经》所载,唐代以饼茶为主流。与今日冲泡茶叶的饮茶习惯不同,唐代饼茶经过灸、碾等方式,将茶叶变成茶末,再用热水煎煮茶叶,就是唐人饮用的茶汤了。这项饮茶方式传至日本,最后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与特色的饮茶文化。 无论是冲茶或煎茶,深受中国人喜欢的茶叶,透过茶马古道或海上丝路外销,最终成为世人都喜欢的“那一味”。

点击右上角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