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

孙杨和姚明最大的差距,是格局



转载自:实用心理学



01

前一段时间,因为抗检仲裁的事,孙杨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暴中。

关于其中的是非曲直,已经有很多文章做了很多角度的解读,大家也基本上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。

今天主要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:

一个人,该如何面对冲突?

就拿孙杨来说,除了这次药检的事,之前还与他人发生过多次冲突。

比如2019年世锦赛与霍顿,与斯科特的争执,2015年世锦赛与巴西一女运动员的争吵等等。

这其中可能并非都是孙杨的错,但他的反应是一贯的,就是面对质疑,坚决地回击。

这是一种处理冲突的方式。


02

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另一个运动员:姚明。

作为一名选秀状元,姚明刚进入NBA的时候,面对的质疑同样很大。

比如最广为人所知的,就是和巴克利的一段插曲。

在一次节目中,巴克利对史密斯说:

“我早就说过姚明不行,他这场球要是得到19分,我就亲你的屁股。”

面对这样刺耳的声音,姚明的回应方式是赛场上见,用行动说话。

最终,在对阵湖人的比赛中他勇猛地砍下20分,“逼得”巴克利不得不亲了一下驴屁股了事。

事后,姚明还大度地为巴克利开脱,说对方只是在开一个玩笑。


03

同样是面对质疑,孙杨和姚明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方式。

一个是以牙还牙,试图在言语上战胜对方;

另一个是行动上很强势,言语上很谦虚,既做出回应,又不伤害彼此的关系。

在沟通心理学上,前者叫抵触反应,而后者叫接纳反应。


所谓抵触反应,就是当一个人受到批评,或者听到一些负面的评价时,会因为自尊心的受损而产生激烈的抵触情绪,然后在言行上去攻击对方。

抵触反应的驱动力是情绪,解决的也是情绪上的平衡。

而接纳反应,就是面对质疑,会先觉察一下发生了什么。

比如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怎样的,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又是怎样想的,在综合考虑后,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最优的方式。

接纳反应的驱动力是理性,寻求的是冲突的最好解决办法。


04

需要强调的是,这两种处理冲突的方式并不存在绝对的谁高谁低,谁优谁劣,它主要取决于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境。

比如有的人就是犯贱,故意找你的麻烦,你用抵触反应做回应,直接怼回去也没有什么不妥。

不过在生活中,有的人可能会习惯性地使用某一种反应方式。

比如有的人偏好用抵触反应来应对冲突,而有的人偏好用接纳反应来应对冲突。

之所以有这种不同,和一个人的格局有关。


有的人格局比较小,只能从自我的角度来看问题。

他们完全局限在自我的小天地中,看不到他人的存在,追求的也只是自身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。

在遇到冲突的时候,只会追求“我赢”,只有战胜对方才会感到满足。

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下,他们习惯把别人和自己对立起来。

结果就是,要么和别人吵起来,要么和别人打起来,总之用一种很激烈的方式来处理问题。


05

而格局大的人,可以从自我和他人等多样的角度来看问题。

他们眼中的世界不仅有自己,还有他人,追求的也不仅是一己之利,而是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,也照顾到他人。

在遇到冲突的时候,他们追求的是共赢,所以会尽可能平衡各方的利益,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从这个角度说,显然姚明比孙杨的格局更大。

格局的不同,会决定命运的不同。


现在的姚明,不仅赢得了国外球迷的尊重,还担负起振兴国家篮球的重任。

而孙杨,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推到风波之中,甚至面临着职业生涯“猝死”的危险境地。

从这个角度说,孙杨需要向姚明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。



【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其中观点保持中立。如有侵权或不实,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。】

点击右上角分享到